重要論述
1948年2月3日
關于在不同地區實施土地法的策略問題,毛澤東致電劉少奇。電報指出:應當分三種地區,采取不同策略:(一)在日本投降以前的老解放區,土地大體已經分配,只須作些調整,工作中心是按照平山經驗,用黨內外結合的方法整理黨的隊伍,解決黨同群眾間的矛盾。(二)日本投降至一九四七年八月大反攻前解放的地區,可稱為半老區,土地問題已初步解決,但尚未徹底解決。這種地區完全適用土地法,普遍地徹底地分配土地。必須組織貧農團,確定貧農團在農會中、在農村政權中的領導地位。(三)一九四七年八月大反攻后新解放的地區,實行土地法應當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中立富農,專門打擊地主,先分大地主的浮財,分大中地主的土地,照顧小地主,然后進到分配地主階級土地。在這個階段中,應當組織貧農團,作為領導骨干,還可組織以貧農為主體的農會(可稱為農民協會)。第二階段,將富農出租和多余的土地及其一部分財產拿來分配。新區土改第一階段,大約須有兩年時間;第二階段,須有一年時間。老區和半老區的土地改革和整黨,也須有三年時間(從今年一月算起)。 這封電報收入《毛澤東選集》第四卷。
1955年2月3日
周恩來向出席全國計劃工作會議等專業會議代表作《動員和團結全國人民完成國家過渡時期總任務和反對國內外敵人的斗爭》的報告,闡明中國政府對臺灣問題的立場、方針、策略和對斗爭前景的估計。報告指出,我們的立場是:臺灣是屬于中國的。這是不容爭辯的。不解放臺灣,決不罷休。我們的方針是:只要美軍撤退,臺灣可以和平解放。我們要提出這樣的響亮口號。就是談判和平解放,也要有力量才能實現。我們的策略是:決不能答應沿海島嶼停火,防止將臺灣與沿海島嶼分開;決不能無條件到聯合國去,防止在聯合國造成兩個中國合法化的形勢;決不能同意允許什么臺灣“中立化”或“托管”的辦法。報告提出實現過渡時期總任務的重要途徑:(一)根據中國的實際,制定第一個五年建設計劃。(二)從各方面節約人力、物力、財力,集中到基本建設和國防建設方面。(三)在逐漸摸索規律后,繼續進行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四)在生產發展、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基礎上,逐步地改善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
1962年2月3日
周恩來在七千人大會福建組會上講話,強調“要說真話,鼓真勁,做實事,收實效”。講話指出:檢討的目的是為了增強團結,這里最重要的是實事求是,也就是說真話,鼓真勁,做實事,收實效。如何做到實事求是?首先要通過認真的調查研究。我們要發揚民主,恢復和加強黨內正常的民主生活。黨內要有正常的民主生活,要實事求是,要按照黨章辦事。這篇講話收入《周恩來選集》下卷。
黨史回眸
1952年
2月3日 中共中央發出《關于“三反”運動應和整黨運動結合進行的指示》,要求在“三反”運動的基礎上,按照黨員標準八項條件,對黨員進行登記、審查和處理;并對所屬干部作一次深刻的考察和了解,堅決清除貪污蛻化分子,撤換那些嚴重的官僚主義分子和居功自傲、不求上進、消極疲塌、毫不稱職的分子的領導職務,大膽地提拔一批德才兼備的優秀分子到各種工作的領導崗位上來。這次整黨,到1954年春基本結束。
1978年
2月3日 《人民日報》以《一份省委文件的誕生》為題,報道了安徽省落實農村經濟政策的經驗。6月13日又報道了四川省落實農村經濟政策的經驗。安徽省委和四川省委在大量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分別在1977年11月和1978年2月制定了《關于當前農村經濟政策幾個問題的規定》和《關于目前農村經濟政策幾個主要問題的規定》。這兩個文件的主要內容是:尊重生產隊的自主權,鼓勵實行生產責任制,減輕生產隊和社員的負擔;堅持按勞分配,保證社員分配兌現;開展多種經營;慎重對待基本核算單位由生產隊向大隊過渡的問題;允許和鼓勵社員經營少量的自留地和正當的家庭副業。這些政策得到廣大農民的擁護,并很快見到效果。
1994年
2月3日 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規定》修改職工工作時間為平均每周44小時,自1995年5月1日起調整為平均每周工作40小時。
2010年
2月3日 胡錦濤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專題研討班上講話,提出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等8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歷史瞬間
1945年2月3日 毛澤東主持中共六屆七中全會主席團會議。圖為全會會址:延安楊家嶺中共中央辦公樓。
1962年初,毛澤東和周恩來、陳云在中共中央召開的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即七千人大會)上。
(來源:共產黨員網)